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

百萬外來白領取代台灣產業
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九七零年代左右,能有台灣奇蹟,除了當時有大有為的政府,為政者的智慧、正確的方向、引領創造出空前輝煌的時代,在於當時的社會結構有足夠的勞動力。
       奈何時代變遷,社會結構少子化,人口帶來負成長的趨勢,五十年後、經建會研擬國外補進百萬專業人才、鎖定40歲以下外籍白領階級、尤其是東歐、印度等地所得水準低於台灣的高階技術勞工,設定民國139年前逐年完成。
       據推估,民國108年後、人口步入負成長,加上出生率創新低、引進優質外籍人才,填補勞動力缺口,活絡經濟,為政府制訂移民政策的關鍵課題,由於人口明顯老化,以及年青一代少子化的觀念,社會的結構為一大隱憂!
       此項技術的制定與投資移民的方向,開放申請技術移民的範圍,投資移民的限定,在台灣投資一定金額從事新業務、購買私人房地產、或在台灣境內銀行存放高額存款,這些種種…試問有那種環境的誘因?
       對象包括:醫師、留學生,他們會來嗎?以及特殊人才,工程師、科學家、企業主、執行長、資深經理人等等;政府有否評估、這些對社會的所得、經濟、就業等、以及社會結構、外來旳人口以及對人種優生的衝擊,再再造成何種影響?才是正面的課題、政府都該重視,就靠為政者的睿智。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資料來自96.7.13聯合報頭版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阿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