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董娛樂入列
唐三彩 三彩駱駝樂人俑
高:31 cm
唐三彩之色因以大唐三彩發現之後揚名於世,之後又有宋三彩,遼三彩,金三彩。
唐三彩為大唐陶瓷的代表,乃低溫鉛釉陶器,以白色黏土作胎,含銅,鐵,鈷,錳礦物質作釉料著色劑,加鉛作助熔劑,經低温燒制而成;釉色含銅而綠,含鐵而赭,含鈷而藍三色,故稱唐三彩。
唐三彩的起落與大唐的國運有很大的關係,唐高宗到玄宗皇帝為昌盛繁榮時期,唐三彩制作鼎盛。
此時因西域文化影響,胡風乃一般流行的時尚,陶器制作處處可見穿著胡服,留著落腮鬍的胡人,以及在中國罕見的駱駝。
唐朝人國富民強,喜歡以厚葬方式,墳墓中置放昂貴的三彩陶俑,駱駝,馬等,至玄宗時期武將安祿山叛亂造反,史稱”安史之亂",國勢始衰微,也讓三彩藝術品逐漸式微。
唐三彩對後代影響深遠,其紋飾至今依然廣被採用,有遼一代,金代,日本於奈良之時,波斯都曾受三彩影響痕跡。
論及遼彩,遼代的陶瓷釉質精良,色澤鮮艷,瑩潤如脂,光亮平滑,釉色以黃,綠,白三色為主色,契丹人崇尚白色,以白為吉的習俗;遼三彩器物造型分中原,契丹二大類型,藝術匠師的審美,追求釉色之美,為遼瓷突出成就,反應在遼器釉色上,則以白釉瓷器,綠釉瓷器在遼代疆域的突出發展,白瓷源於中原地區,與北方邢窰,定窰,磁州窰關係密切!
宋三彩則集中在北方瓷窰系中,南方地區不多見,其三彩以黃,綠,褐為主釉色,尤以綠色為主色釉;與唐三彩黃,綠,赭,白為主稍有截然不同;器型,日用器具燈,枕,盤,洗,盒,瓶,馬之類;而唐三彩各種俑類,模型為大宗,多樣;宋彩總以實用居多,三彩俑類卻少,然厳格的工藝要求,使得宋三彩胎質堅實細膩,叩之金屬般鏗鏘清脆之聲,施淡雅釉為主要特點。
末了述及金三彩,”金"為中國女真族于12世紀在華北,東北地區建立之地方政權,由於宋、金連年爭戰,北方中原地區製瓷業遭到浩劫,窰工大舉南遷,金人入主中原,待社會經濟復原,北方瓷窰,如耀州窰,磁州窰在金代燒制之三彩謂之"金"三彩"。
以上總體概況,即為當時三彩瓷概述;本作胡女騎立於駱駝背上揮舞長袖之姿,圍繞左右二側各二位穿著胡服留著落腮鬍,吹彈著樂器胡琴作狀,為駱駝樂人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