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董娛樂入列
宋、金 黑釉刻花水注,北方瓷磁州窯系
高:24.5 cm
黑釉器物最早源於戰國時代,乃因條件不足,真正黑釉瓷燒製卻出現於東漢之時。
黑釉瓷在宋代已相當普遍,其豐富多彩的裝飾,濃厚的釉彩,其呈色劑為氧化亞鐵,還原燒製出黑釉,以河南魯山窯黑釉花瓷為最,南方福建建窯燒的兔毫斑,油滴斑,日本人稱其為"曜變天目",很享盛名;江西燒的玳瑁斑,剪紙貼花斑,樹葉斑其技術藝術性高,為藏家所垂愛;呈現美麗紋飾,光澤釉佳。
西北方磁州窯址位於河北磁縣,為大型民窯體系,其黑釉器物描述逼真,流利成熟的綫條,民間色彩濃厚;足部無釉露胎,此黑釉器皿乃宋、金時代盛於西北磁州窯系,常用紋飾有花草蟲蝶,嬰戲圖,人物,龍鳯描述;溜肩,圓型碩腹往下收,平底露胎,紋飾以弦紋分上下二層,刀法流利,施釉紋飾黑釉綫條分明。
此器水注肩部上層纏枝花卉紋,肩腹下層刻花人物服飾紋路代表那時空的時代紋飾背景,綬帶,似雲朵,圖騰盎然;腹底高圈足,及底面露胎無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